1984边境战:这位师长竟敢连续推迟总攻,结果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距离总攻不到20分钟,前线指挥官突然要求推迟开战!这在军史上简直闻所未闻,可结果却让整个指挥部都傻了眼。

临阵推迟,胆大包天还是深谋远虑?

1984年者阴山收复战前夕,战场上硝烟弥漫,各路大军早已摩拳擦掌。就在这节骨眼上,31师师长廖锡龙的电报却让指挥部炸了锅:“天气恶劣,部队未到位,请求推迟20分钟开战。”

要知道,战场上一分一秒都是用血肉换来的!临时改变作战计划,这不是开玩笑吗?可指挥部经过激烈讨论,竟然同意了这个“荒唐”的请求。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廖师长胃口还挺大,没过多久又发来电报:“战士连夜跋涉太累了,再推迟30分钟吧。”

这下连指挥部的老将们都坐不住了。战场上哪有这样讨价还价的?这位师长到底想干啥?

从大头兵到师长,这条路走得真不容易

廖锡龙这个名字,在1940年的贵州思南县还只是个普通农家娃。1959年当兵入伍时,谁能想到这个小伙子日后会在边境战场上大放异彩?

刚开始那几年,廖锡龙的提干路走得磕磕绊绊。1963年第一次机会,因为文化水平不够被刷下来。1964年军区大比武拿了第一名,本以为这回稳了,结果在销毁雷管时手指受伤,又错过了提干机会。

眼看着六年兵龄就要退伍回家,关键时刻来了个贵人。师里一位首长看了廖锡龙带班演习后,当场拍板:“这小子有指挥天赋,是个好苗子!”

就这样,廖锡龙才算在部队站稳了脚跟。可命运这玩意儿真是捉摸不透,1976年部队精简时,他又差点被转业回家,要不是副师长关福成力保,这位日后的名将就要提前告别军旅生涯了。

班盆河一战,小试牛刀震全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中越边境摩擦不断。2月6日,廖锡龙指挥91团在班盆河打了一场漂亮的捕俘战。

这一仗打得相当精彩。廖锡龙只用了两个排的兵力,在敌人572高地附近展开捕俘作战。虽然敌人只有一个班,但他丝毫不敢托大,把部队分成捕俘组、火力组、接应组,各司其职。

果然不出所料,公安屯的越军派来援兵,结果在廖锡龙的火力配合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仗只用了32分钟,以牺牲1名战士的代价活捉越军1名,击毙21名敌人。

消息传到军委,立马发来嘉奖令,还把91团的事迹通告全军。这一仗被称为“中越战争第一仗”,给即将开战的中国军队打了一针强心剂。

正式开战后,31师表现更是抢眼,特别是91团,被誉为穿插速度最快的部队。撤退途中发现班绕散据点,廖锡龙又指挥91团以一个步兵团歼灭敌人一个营,这在解放军战史上都是破天荒的战绩。

华北大演习,邓小平一眼相中

对越作战结束后,廖锡龙被选拔到北京军事学院深造。又是老毛病,文化程度低差点被退回部队。这回是方毅副总理出面才让他留了下来。

1981年9月14日,华北大演习拉开序幕。这可是邓小平亲自拍板的大手笔,陆空协同,3万多人观看,各路精锐齐聚一堂。

刚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廖锡龙担任一个师的临时师长。演习进入焦灼状态时,廖锡龙指挥的师突然改变了战局,通过牺牲自己来诱敌,让红军趁虚而入直捣黄龙。

邓小平看得眼前一亮:“这支突然冒出来的红军师打得好啊,领头的师长是谁?”

得知是廖锡龙后,邓小平当场表态:“那个叫廖锡龙的师长了不得,此人定要重点培养,我看他将来势必会成为军中杰出的栋梁!”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心里明白,廖锡龙这是被最高层看上了。

者阴山决战,“棺材论”震惊全师

1984年,中央军委决定拔除老山、者阴山据点,者阴山的主攻任务交给了廖锡龙的31师。

战前准备时,组织科长跑来汇报筹集了200口棺材,还担心不够用。廖锡龙听了脸色铁青:“是多了!如果战前就计划用200口棺材埋葬我们的战士,那我这个师长就该拍屁股走人了!”

组织科长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当时的边境战斗,动不动就是上万发炮弹对轰,有的兄弟部队准备1000口棺材都不够用。200口够吗?

廖锡龙胸有成竹:“100口就足够了!这场战斗我们要以最小代价解决敌人。”

事实证明,廖锡龙没有说大话。正是因为他战前的周密部署,甚至不惜连续两次推迟总攻时间,让部队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5小时30分钟,创造边境战奇迹

者阴山收复战历时5小时30分钟,廖锡龙指挥31师击溃越军三个主力团,将者阴山全线收复。战前准备的100口棺材都没用完,伤亡率低得让人难以置信。

战后论功行赏,廖锡龙被提拔为十一军副军长,四个月后又升任军长。一年后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这样的升职速度在军中极为罕见。

其他人都在参加庆功宴,廖锡龙却悄悄来到正在建设的烈士陵园,和工人战士一起施工。在他看来,本来还能牺牲更少的战士来换取胜利。

从小兵到上将,传奇还在继续

2013年,廖锡龙以上将军衔从军中退役,结束了54年的军旅生涯。从1959年的普通士兵到共和国上将,这条路走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回头看那次“临阵推迟总攻”的争议决定,正是廖锡龙作为指挥员的智慧体现。他深知战争不是逞勇斗狠,而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年廖锡龙没有坚持推迟总攻,者阴山收复战会是什么结果?你认为一个好的指挥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