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一群俄军空降兵空降克里米亚,到了3月,克里米亚举行投票,随后这片地区就被划入了俄罗斯。
克里米亚这个地方,其实是俄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地区。因为1945年斯大林下令,将这里20多万鞑靼原住民赶走后,向当地迁入了大量俄族人。
到了1954年,克里米亚被赫鲁晓夫划给乌克兰后,这里又迁入了一批乌克兰人。但是俄族人始终占主体地位。1991年苏联解体,鞑靼人开始陆续迁回故乡,结果发现房屋、田产甚至祖坟都被俄族人和乌克兰人给占了。因此,这帮鞑靼人一边抗议,一边在这些房屋旁边搭起了棚子临时居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不过俄族人和乌克兰人也来了半个世纪了,再加上他们人数众多,所以鞑靼人只能捣乱,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的时候,这些鞑靼人几乎全部拒绝投票,同时还有一部分乌克兰人也拒绝投票。最终200万人左右的克里米亚,约有120万人参与了投票。结果咱们也看到了,同意加入俄罗斯的得票率,达到了96.77%,如此高的得票率其实挺惊人的。
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为何没有立刻反击
其实最初克里米亚半岛上,是有2000多乌克兰驻军的,但是他们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估计认为这些空降兵是乌克兰自己人,在搞什么军事演习。而且他们也没得到上级的指令,估计还在吃瓜看戏。
岂不知,这些空降兵很快就控制住了克里米亚的大小机关单位。这2000多乌克兰军队,压根就没抵抗,便失去了对半岛的控制权,直接被俄军给缴械了。
当时乌克兰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已经被亲欧派人士赶下台了,而新总统需要到5月份才能选出来,所以乌克兰当时可谓是群龙无首。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依旧紧急调遣了一批人马,大约2万人,打算收复克里米亚。因为当时俄军的空降兵只有2000多人。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是有驻军的!他们的黑海舰队就驻扎在这里,每年都在向乌克兰缴纳租金。双方规定,俄军最多在这里只能驻扎2.5万人,不过这就够了!
因此,俄军也很快调遣了1.6万人来镇守克里米亚,与乌克兰当局的军队,陷入了对峙状态。
最终,乌克兰当局放弃了强行收复克里米亚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把握。而且在没有话事人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统一意见,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军占领克里米亚,又眼睁睁看着克里米亚公投。
克里米亚事件,让俄罗斯尝到了甜头
俄罗斯有自己的考虑,他们认为,既然乌克兰推翻了亲俄的亚努科维奇,那就代表,乌克兰极有可能加速加入欧盟,甚至有可能加入北约。
这一情况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在俄方看来,乌克兰就是自己的小老弟,不管混成什么样,都不应该离开俄罗斯的怀抱。俄罗斯在这里有核心利益。
如果乌克兰加入俄罗斯,那么俄罗斯不仅将会面临南部地区的安全问题,而且还会损失很多利益。甚至在向欧洲输送能源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被卡脖子。
当然了,说到底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俄罗斯没能加入欧盟和北约。
那些年,俄罗斯也没少申请加入北约,也有过计划申请加入欧盟,但结果都是被拒。俄罗斯申请加入北约的事情,我们此前聊过。
早在1991年叶利钦就首次提出,俄罗斯会将加入北约,视为长期政治目标。1992年到1993年,叶利钦又多次表明俄罗斯要加入北约。2000年,普京掌权以后,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表示要通过正式伙伴关系加入北约。这事儿他也与克林顿讨论过。2001年,普京曾派人向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询问,什么时候会邀请俄罗斯加入北约。2004年,普京在访问意大利的时候,再次表达了想要加入北约的愿望。2008年,普京访问法国的时候,也提出了不排除未来某一天,俄罗斯会成为北约的一部分。
对于俄罗斯想要加入欧盟的计划,其实也十分明确。
1994年,俄罗斯就和欧盟达成了《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1997年,叶利钦表达了俄罗斯加入欧盟的愿望,而且提出了建立统一大欧洲的设想。2000年,普京也在巴黎俄欧峰会上,提出了俄罗斯想要加入欧盟。
不过,这一切从2008年俄格战争后,开始陷入僵局。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欧开始分道扬镳,俄罗斯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那么俄罗斯肯定要准备第二手方案了,也就是占据克里米亚,牵制乌克兰,防备北约进一步东扩。与此同时,开始与东方加强合作。
我们去查一查资料就会发现,中俄贸易呈指数型增长的时间,也是从2014年以后。当然了,2022年以后,更是在不断创新高。换句话说,2014年以前,人家压根不愿意搭理你,原因很简单,欧洲老板们的钱,太好挣了。东方这三瓜俩枣,他们当时还真看不上。
拿下克里米亚以后,俄罗斯发现,乌克兰居然动都不敢动。这可把俄当局那帮大佬们给乐坏了,原来征服一个民族是如此轻而易举。抢了他们的地盘,他们连句脏话都不敢骂。
乌东四州如法炮制,乌克兰放弃了用领土换和平
尝到甜头的俄罗斯,当然不会局限于克里米亚。毕竟克里米亚这地方,虽然地理位置很重要,但缺点也十分明显。
比如说,克里米亚自身淡水不足,需要从乌克兰本土运输淡水,才能维持半岛上200万人的生活。
还有就是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土不相连。这事儿也让俄当局十分烦恼,毕竟不相连,那就是一块飞地。想要守住飞地,其实没那么容易。
既然乌克兰方面选择忍气吞声,要不再大胆一点?反正做都做了,抢了一块地,再抢一块地,似乎没什么区别。
为此,俄方又开始鼓动乌东四州学习克里米亚模式,让他们也举行公投,能一步到位加入俄罗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得先公投独立出来。
乌东四州,有大量的俄族人和俄罗斯化的乌克兰人,所以俄罗斯振臂一呼,可谓是一呼百应,他们在这里是有群众基础的。
而且,乌东的民兵组织背后,其实就是俄军。所以说,这些地方的军事力量,已经被俄罗斯所控制了。那么走程序就很容易了。
但是这个时候乌克兰已经选出了新总统,也就是波罗申科。这是一个非常亲欧的乌克兰总统。再加上克里米亚之耻摆在眼前,所以他崛起以后,整个乌克兰都开始朝着加入欧盟和北约迈进。
那么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自然进一步被激化了。
现在很多人在骂司机,其实他还是蛮无辜的,毕竟是个政治小白,从来没接触过这么复杂的烂事,难道是因为他不肯投降就骂他吗?整件事,其实不是司机挑起的,也不是司机激化的,他只不过是在2019年一不小心接了个烂摊子罢了。
那时候乌克兰已经在这条路上策马狂奔,根本无法回头了。那个时候谁要是放弃抵抗,默认乌东四州按照克里米亚模式来处理的话,估计活不到第二天就被自己的民众给灭了。亚努科维奇只用了2天就从基辅逃到莫斯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波罗申科时代,进一步激化了乌东四州和乌克兰当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大家耳闻的顿巴斯战争。可以说,司机就是在给他善后。但是有一说一,如果你的领土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类似的情况,有人打算连人带地加入另外一个国家,你又该如何处理呢?是微笑着表示默认,用领土换取和平,还是出兵平叛呢?
领土主权从来不应该是交换的条件
1945年2月的时候,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东北,对日宣战,英美擅自答应苏联,让外蒙举行公投,决定未来去留。
当时的外蒙早就已经遍布苏联军队了,和克里米亚投票前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让他们公投的结果,无非就是支持他们独立,又或者说是支持他们加入苏联。
事关中国领土主权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苏联没有直接找中国谈判呢?原因很简单,如果找中国直接提出这一要求,那就是侵略行为。当时的中国也是盟军成员之一,没理由会被盟友侵吞领土,而且领土主权,不应该成为交换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直接摆到桌面上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才有了英美这一媒介。
乌克兰原以为,在克里米亚这件事上,装聋作哑,就能用领土换取和平。岂不知,这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
在一个村里,你家的自留地和房子,被邻居随意侵占,你要是忍气吞声的话,不仅无法换回邻居的友好,极有可能换来的,是邻居们变本加厉地欺负你。因为他们意识到,你是一个好欺负的对象,连家人赖以生存的房子和田产都守不住,你还有什么用?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牺牲领土来换取和平。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被人瞧不起,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