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高调秀肌肉,单日起降16架次F-35B的背后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澳大利亚“护身军刀2025”演习中宣称创下单日起降16架次F-35B战机的记录,这场声势浩大的表演却掩盖不住致命软肋。 当英军战机在美日舰艇上完成跨甲板起降时,印度和日本机场却因英国舰载机连续故障沦为“临时维修站”,一架F-35B甚至因液压系统瘫痪在印度滞留38天。这场耗资巨大的全球巡演,究竟是实力展示还是战略赌博?
跨甲板协同:盟友抱团取暖的 technological 表演
“护身军刀2025”演习中,英国航母与美国“美国”号两栖攻击舰、日本“加贺”号直升机航母的跨甲板训练成为焦点。 英国F-35B战机首次在日本“加贺”号甲板起降,完成加油挂弹全流程作业。 英国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莫尔宣称这种合作能“拓展舰载机作战半径”,但军事专家点破真相:英军实际是依靠美军支援填补战力空白——18架F-35B中有6架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连故障战机都需美军替补撑场。
演习期间,英美开展“交叉登舰”演练:F-35B从英国航母起飞,在美舰降落补给后再次出击。 这种华丽操作背后是英国海军的核心困境:45型驱逐舰仅两艘能正常部署,23型护卫舰雷达老化,护航舰队依赖挪威补给舰和加拿大护卫舰凑数。 英国航母编队表面有10艘舰艇,实则只有两艘英舰具备完整作战能力。
事故频发:后勤保障体系崩塌的连锁反应
印度特里凡得琅机场成为英国航母部署的“第一块绊脚石”。 一架F-35B因液压故障和燃油不足紧急迫降,维修团队耗时38天才将其修复。 不久后,另一架战机在日本鹿儿岛又因机械故障迫降,导致一个月作战空白。 军事专家宋忠平指出,F-35B需适应高温高湿高盐环境,英国后勤保障却连基础维护都难以维持。
这些事故暴露英国航母的系统性缺陷:“威尔士亲王”号出发前竟要从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拆下船锚安装;唯一综合补给舰“维多利亚堡”号因人员短缺停航,迫使航母依赖挪威“莫德皇后”号补给。 更讽刺的是,英国总订单138架F-35B,实际可用不足30架,故障时连备用机都需向美军借用。
南海对峙:立体监控下的“透明航母”
当“威尔士亲王”号6月闯入南海,中国海军已布下天罗地网。 815A电子侦察船抵近监听航母编队电子信号,054A护卫舰贴身跟踪,空警-500预警机与歼-20战机轮番升空监控。 英方指挥官称这种对峙为“相互了解作战模式的机会”,但军事博主指出,英国航母在南海的每一步都在解放军立体化防御体系掌握中。
与英国航母的窘迫相比,山东舰同期访港展示中国海军完备战力:歼-15舰载机载弹量超F-35B 30%,055驱逐舰构建数百公里防御网。 英国《每日电讯报》承认,在红海等高风险海域,英航母需美军驱逐舰护航才能保障安全。
全球走秀:政治作秀背后的经济算盘
目前停靠新加坡樟宜基地的“威尔士亲王”号,下一步将参与五国联防协议演习,并与印度海军开展双航母训练。然而这场为期8个月的部署已成财政黑洞:脱欧后英国GDP跌出全球前五,航母燃油和维修费用迫使国防部削减其他项目。 英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虽声称部署展示“全球影响力”,但海军军官透露连蔬菜补给都紧张,难以支撑两周以上连续演习。
航母编队的国际拼凑色彩愈发明显:挪威护卫舰全程陪同,西班牙护卫舰加入4个月,加拿大舰艇临时补位。 专家张军社直言,这是“打肿脸充胖子”——英国用盟友资源堆砌场面,只为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分一杯羹。 当11月地中海部署时舰载机增至24架,英国航母才能形成完整战力,但此刻它更像一艘拖着故障清单巡演的“政治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