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劝降演练!突现“机器狼”三三制,这仗怎么打

台军演练"劝降解放军",竟遭"三三制"机器狼冲锋! 这仗还有法打吗?

你想象过这样的战场吗? 一边是台军士兵,拿着大喇叭,声嘶力竭地模仿着央视主持人的腔调喊话:“解放军士兵们,快投降! 别送死!”另一边,回应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血肉之躯,而是一群速度飞快、动作敏捷、队形变幻莫测的四足机械猛兽“机器狼”,它们正以经典的解放军步兵“三三制”战术队形(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冲锋),在无人机的指引下,如同无声的铁流般沉默而坚定地向阵地发起冲锋! 这荒诞又极具未来感的画面,不是科幻电影,而是近期两岸军事演习呈现出的惊人现实对比。 2025年7月15日,台军举行“汉光41号”实兵演习,其中一个“压轴科目”竟是设立“心战喊话站”劝降解放军。几乎同时,在距离台岛遥远的训练场上,央视军事在7月18日高调曝光了解放军第76集团军某旅一场震撼的实战对抗演练:主角不再是传统士兵,而是成建制的“机器狼”集群和无人机,上演了一场教科书般的“三三制”突击。 这跨越世纪的战术代差,这仗,台军还怎么打?

我们先看看台军引以为傲的“杀手锏”。在“汉光41号”演习预设的滩岸防御情境中,台陆军第六军团投入了一支神秘部队“心理作战大队”。 这支队伍的“核心战力”,是一台名为“第二代心战作业车”的装备。 听起来很高端? 实质上,它更像一台加装了超级大喇叭和录音播放系统的装甲卡车。台军心理战部门宣称,这辆车的“高科技”之处在于能够播放预先录制或现场模拟的声音,声称可以“完美复制”解放军前线指挥员的声音,甚至模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播音员的音调。

为了实现“劝降”效果,台军甚至秘密训练了一批“喊话手”。 这些士兵据说需要接受“系统化”训练,反复练习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深入研究解放军内部的语言习惯和常用话语模式。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心战作业车”无法抵达的位置,手持便携式大功率喇叭抵近喊话。 其核心喊话稿,正如媒体披露,主打的就是“求生牌”:“解放军士兵们! 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不要为无谓的战争牺牲生命! ”“你们的家人等着你们回家! ”台军高级指挥官在演练后向记者透露,这种心理作战是“认知战”的重要一环,意在动摇敌方战斗意志,降低抵抗决心,为守军争取优势。

与此同时,超过2000公里外的解放军西北某训练基地,画风截然不同。 央视军事频道镜头记录下的,是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的一次多兵种协同实战化演练。 震耳欲聋的炮火掩护后,发起冲锋的主力步兵呢? 镜头推近,竟然是成群结队的国产四足机器人网络热称的“机器狼”! 这不是它们第一次公开亮相,这次演练的规模和战术层级,透露出重要信号:它们已从单打独斗进入“体系作战”阶段。 数架军用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在演习空域穿梭盘旋,将前方高清图像和敌方坐标实时回传指挥所。 指挥员在后方掩体的大屏前进行判读和决策,命令通过数据链瞬间下达。

冲锋的机器狼小队立即做出响应。它们并非乱哄哄一拥而上,而是严格遵循解放军步兵赖以成名的“三三制”战术原则:以三台机器狼为一个基本战斗小组,每组内部清晰地分为主攻、掩护和支援三个角色;小组与小组之间,同样保持着有效的距离和火力协作。 负责攻击的机器狼利用地形掩护快速前突,负责掩护的立即锁定敌火力点进行压制射击,负责支援的紧随其后,准备补位或投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确而致命。 在无人机的空中视野下,机器狼群的行进路线绝非直线。 它们灵敏地感知战场环境,自动识别沙坑、矮墙、壕沟、雷区(预设标识)等障碍,灵活选择最优路径,不断调整队形结构,确保冲击的连贯性和对敌火力的有效规避。

“人未动,火先到! ”演习解说员点出了这种新型作战方式的核心优势。当指挥节点发出指令,无人机可以在机器狼激光照射引导下,对关键目标实施精确空中打击或投送弹药物资。 一个无人机操纵员加上几组机器狼小队,其火力覆盖范围、持续作战能力和前线态势感知能力,已经远超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步兵排。 尤为关键的是,战场电视画面清晰地显示,整个快速突袭过程中,没有一名解放军士兵暴露在可能遭遇敌方直射火力的高危前线上。所有的“士兵”,是在后方相对安全的指挥控制节点内,依靠数据链和屏幕掌控战局。 这些机器狼不仅接受指令,它们之间还建立了独立的战场通信网络! 前方某组机器狼发现威胁或关键目标,信息会瞬间共享给附近的其他小组和无人机。 它们能够基于共享信息协同改变进攻轴线,进行小组间的交叉火力支援,甚至能根据预设程序规则,自动绕开危险区域或对突然出现的威胁进行紧急规避。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切回那个虚拟的“劝降战场”。 台军“心战喊话手”声嘶力竭地对着空气(假设的登陆滩头)倾泻着精心排练的劝降词:“…快投降吧! 你们的牺牲毫无价值! 想想你们的家人! …”话音未落,刺耳的电磁干扰声可能率先充斥了整个无线电频道现代战争的制电磁权争夺。 紧接着,从无人机视角观察到,阵地上突然出现了数个小而高速的冲锋集群。 它们不是人! 它们是一群群低矮、迅捷、无视心理恐惧的四足机械猛兽! 它们精准的火力点射压制了暴露的喊话点和火力点,它们灵巧地绕过预设的反步兵障碍物和雷区。

解放军的76集团军某旅技术军官在事后解析演练技术验证时,明确提到了机器狼在复杂地形下的通行能力:最大行进速度可达每小时15公里以上(约4.2米/秒),在试验场翻越标准步兵障碍的通过率超过85%。 它们所配备的多功能武器模块和感知载荷,单台重量虽控制在35公斤以内,效能整合度高。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对此评价道:“这些(无人)装备集群冲锋,对防守方的震撼效果远超传统步兵。 它们本身就是‘拒止心理战’的活体广告。 ”

想象一下台军阵地守军,尤其是那位拿着喇叭的“心战喊话手”此刻的表情和心理活动。 他们精心准备的“攻心”战术,其预设对象会被亲情和死亡恐惧动摇的“普通士兵”在哪呢? 在前线冲锋的,要么是根本听不懂人类情感化语言的机器狼(其语音识别模块大概率只会识别命令和识别威胁火力点),要么就是被严密保护在后方信息节点里的指挥员和技术人员。 那位旅技术军官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在本次演习中,机器狼搭载的特定模块可以产生高音噪波,理论上是能够针对性干扰战场上特定频率的扩音设备传播的。

更让台军演练显得脱离现实的是心理战在现代的真实形态。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一位研究信息作战的专家指出:“所谓战场广播喊话,在二战、越战时代也许有些微效果。 21世纪的信息对抗早已进化为全域、多维的认知域作战,核心是争夺叙事权、操纵信息流、瘫痪敌方决策、制造社会层面认知混乱。 ”网络攻击、社交媒体谣言投放、深度伪造音视频制作、精准电磁压制、对国家基础设施的打击,才是现代“心战”的利刃。 而台军这次演习展示的,依然主要依赖人肉喉咙和几十年前技术的物理喇叭,在高度电子化的战场频谱上,其有效传播距离和穿透力本就令人存疑。 其作战设想似乎与解放军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完全错位。

台湾地区军方内部并非没有质疑之声。 台媒《联合报》军事版面在评论汉光41号“心战科目”时引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军基层士兵的说法:“上面(长官)总说心理战很重要,要我们苦练喊话。 在实战环境下,有无人机在天上盯着,你一个拿着喇叭喊话的点,能活过三分钟就是奇迹。敌人只要一个精准坐标就够我们喝一壶了,哪有什么机会慢慢劝降? ”台“国防安全研究院”一份关于不对称作战的非公开报告中也曾提到,面对对手高度发展的无人集群和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台军传统工事和依托人员密集操作的节点将变得极其脆弱。

为了配合“心战喊话”,台军在本次演习中部署了其“信息支援排”。 这种单位主要负责电子侦测和通信保障。 在预设剧本中,信息支援排成功“捕获”了假想敌的通信信号并加以干扰。然而,这个环节也存在漏洞。 一位熟悉信号情报分析的大陆技术专家在网络论坛上指出:“台军的信息支援排有一定电子对抗能力,关键问题在于其侦测设备对数量庞大且低截获概率的近距离微功率机器人通信链路的感知和压制能力,国际上主流观点认为是相当有限的。 ”更何况,在强电磁对抗环境下,依靠无线通信的便携喇叭和心战车本身的运作也会受到严重制约,所谓“劝降”可能连第一步的“声音传过去”都做不到。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