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一早,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尔曼斯高调宣布:荷兰将通过北约新设立的“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PURL)机制,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亿欧元的美国武器。 这批军火里最扎眼的是“爱国者”导弹的核心部件——号称防空系统的“命根子”。 可消息刚出,质疑声就炸了锅:乌军前线每天缺9000枚炮弹,这点导弹够干啥?
其实荷兰自己都揭不开锅了,他们现役的“爱国者”系统因为零件短缺,正瘫在基地里“趴窝”。 现在拆了自家装备的零件送去乌克兰,明摆着是拆东墙补西墙。 更扎心的是,这5亿欧元砸下去,买的全是美国军火商的货。 北约新机制说白了就是“欧洲凑钱,美国出货”——荷兰掏钱,美国数钱,乌克兰等着收货。
乌军前线士兵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倒苦水:俄军一天打过来1.5万发炮弹,乌军只能还击6000发,缺口足足9000发。 荷兰这批“爱国者”部件听着唬人,但导弹是精密玩意儿,装填慢、数量少,对付不了俄军暴雨般的火箭弹。 有军事专家算过账:5亿欧元最多买几十枚导弹,还不够俄军一小时的火力覆盖。
北约搞的新援助机制目标倒是宏大——计划筹100亿美元。 可眼下首笔钱才5亿欧元,还是荷兰一家扛大头。 更讽刺的是,荷兰今年4月刚提前兑现了全年20亿欧元援乌承诺,加上这次追加,2025年还没过完就掏了25亿欧元。 这数字相当于荷兰去年GDP的0.8%,而他们全国军费才240亿欧元。
荷兰空军基地里停着的“爱国者”发射车,现在成了零件捐献库。 因为美国军火商交货拖沓,荷兰自己的防空系统缺关键传感器,维修卡了半年。 这次为了凑齐援乌清单,技术人员硬是从库存车里拆下完好的制导模块,打包运往波兰中转站。
去年荷兰援乌42架F-16战机,结果本国空军飞行员训练缩水三成。 今年6月送完24架F-16后,荷兰紧急向美国加购6架F-35救急,每架代价1.2亿欧元。 军火链条越绷越紧:乌克兰要零件,荷兰没库存,最后只能高价找美国补货——闭环里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洛马、雷神这些军火巨头。
荷兰政府不是没看到危机,他们一边撒钱援乌,一边悄悄重建自家坦克营——向德国租的18辆豹2坦克今年到期,不得不花3.5亿欧元买新坦克。 国防部还紧急扩招1000名新兵,可报名人数不到计划一半。 年轻人网上吐槽:“政客把钱撒给战争,我们拿什么保卫生活? ”
战争打成这样,欧美政客嘴上喊“和平”,手里钞票却像开闸洪水往军火里灌。 北约那个100亿美元援助池子,现在只看到荷兰这5亿欧元叮当响。 而乌克兰土地上的硝烟,早和华尔街股市、阿姆斯特丹税单、柏林超市账单死死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