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型四号位,现在看来不算是什么特殊类型,即便是以往的内线时代,诸如帕金斯、里克-斯米茨这种身材高大具备远距离投射能力的大个子,甚至是大卫-罗宾逊,或者是更久远的拉尔夫-桑普森,都是占据中锋位置、具备前锋机动性的独特球员。
在进入2000年之后,也出现过加内特之类的全能大个子,或者是诺维斯基这种投射类型的内线大个子,上述提及的这些球员,基本都打过大前锋和中锋,但球员功能却不仅仅局限于禁区之内。
如果要说真正掀起空间四号位潮流的,应该算是诺维斯基了。但无论如何,在进入2010年前后,不少特殊球员都因此而得利,对于那些功能和传统理念存在落差的球员,都在时代潮流转变中得到了机会,最终成为球队的战术关键。
放眼当今时代的空间内线,戴维斯绝对是榜上有名的佼佼者。相比于鹈鹕,在来到湖人之后,他的光芒似乎减少了很多。而回看鹈鹕时期,这位现代大个子早早就打出了名气,只是最终在戴维斯带队期间,鹈鹕依旧没有能够打出多少成绩。
但在得到神兽状元戴维斯之前,这支球队早就有过一位当时空间性四号位的代表球员,只是最后他也只是帮助鹈鹕前进了一点,也帮助球队打进了改名之后的第一次季后赛。这位戴维斯之前的现代四号位代表球员,叫做莱恩-安德森。
回看莱恩的生涯轨迹,和大多数球员不一样,父母都只有一般人身高,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设计师,两人都没有什么运动背景;但儿子莱恩却生的异常高大,而由于身高过高,他妈妈必须随时带着儿子的出生证明,才能让他参加很多儿童活动。
也因为身材高大,在学生时代早早就开始接触篮球,而住在加州的莱恩,很自然的成为了国王球迷,或许是受到当时国王的华丽球风影响,莱恩一直不属于传统的禁区球员,高中时期都已经是标准的高炮台球员了。在效力加州大学期间,莱恩场均在三分线外出手4.7次,一举帮助他在大二时期问鼎赛事得分王。
意外的是,莱恩虽然高大,但他不属于体能出色的球员,但在求学生涯中一直没有被视为北美传统体系的白人内线,而是一直在教练的允许下保持外线火力。
但即便如此,莱恩也没有完全废弃大个子的本质,加州大学的两年时间里场均能保证接近两位数篮板,一方面能在外线开火,一方面也能巩固篮板,这样的优势下,莱恩最终成了时代潮流中相当特殊的空间四号位球员。而他的身价也毫不意外的水涨船高,最终在2008年首轮第21顺位被篮网选中。
来到新秀赛季,莱恩得到的机会相当有限,他也很快被当成交易筹码处理,仅仅一个赛季之后就前往魔术。时任魔术主帅的范甘迪,为了搭配明星中锋霍华德非常重视四号位的外线能力,所以原本身为大体型小前锋的拉沙德-刘易斯成了魔术首发四号位,而在刘易斯离队后就轮到莱恩-安德森了。
同时期的魔术一直处于东部强权行列,直到霍华德离开才逐渐没落,而这段巅峰时期恰好是莱恩的新秀合约之内,薪资相对低廉,场上效果也足够强大,早早站稳球队轮换。
当时来看,固然有不少球队将莱恩的价值视作搭档霍华德的附加作用,而随着霍华德离去,魔术进入洗牌时刻,最终莱恩被卖到了正在为戴维斯寻找帮手的黄蜂(鹈鹕前身)。
结合球队阵容来看,名义上戴维斯担任首发四号位,莱恩注定只能是替补,但莱恩的出场时间却比原本的首发禁区的戴维斯和罗宾-洛佩兹还要多。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不论搭配任何阵容,莱恩都是重要的进攻选择,虽然防守不如洛佩兹和戴维斯,但光靠进攻输出,莱恩就是当时球队相当关键的核心轮换。
甚至从某些视角来看,虽然在新奥尔良的一个赛季里,单赛季81场仅仅首发了22场,但莱恩-安德森完全算得上是球队的MVP级别球员。
不过站在莱恩身边的,毕竟是戴维斯这种历史级别的天赋内线,新秀年之后就进步为20+10的内线基本盘。作为持球能力出色的内线选手,戴维斯单扛禁区重任的能力越来越出色,搭档空间四号位的配合也越来越熟练。从当时局面来看,戴维斯+莱恩的前场组合,绝对是鹈鹕的核心班底阵容。
只是鹈鹕那几年的后场组合一直存在问题,特别是伤病问题,即便是莱恩自己,都只有加入球队的第一年出赛81场比较健康,后三年更是多次遭遇伤病,导致鹈鹕虽然手握出色阵容基础,但迟迟等不到崛起时刻,只有2015年打进一次季后赛,早早在首轮被勇士横扫出局。
虽然没有能够等待鹈鹕的起飞时刻,但是他和戴维斯的搭档,完全体现出了他身为空间四号位的价值。不可否认他的防守很差,护框能力也不如同身高的内线球员,但得益于他的投射能力足够在线,同时也具备合格水平以上的篮板能力,特别是让人意外的进攻篮板,他不是只会待在三分线外的单纯炮台,不论是冲抢进攻篮还是三分线内的两分球机会,莱恩都在进攻端给球队带来了很大帮助。
巧合的是,莱恩的新秀合约到期时间,刚好遇到了薪资上限大幅提升的2016年,但当时的鹈鹕必须把高薪资格先给到戴维斯和霍乐迪,而身价大涨的莱恩也结束了鹈鹕的日子,最终被火箭以四年8000万的高薪挖走。
幸运的是,当时的火箭主帅正是重视外线的德安东尼,火箭禁区留给了功能单一、要和后场搭配挡拆接应的卡佩拉,因此拥有充分外线能力的空间四号位就成了最适合的选择,这也是他们会选择高薪签下莱恩-安德森的直接原因。
只是接下来的故事就有些遗憾了,由于当家王牌哈登正值巅峰,火箭必须努力争冠,这也直接推动了火箭在隔年大手笔操盘换来克里斯-保罗,但要挑战冠军就必须面对勇士,而为了对付勇士,火箭必须具备全换防阵型,以四号位来看,莱恩的横移速度偏慢、防守能力糟糕,逐渐掉出火箭轮换之外。
相比来看,当时被放弃的莱恩并非技术下滑,特别是常规赛面对大多数对手时,他这样的投射型四号位还是很出色的,但在季后赛舞台上,莱恩基本得不到多少出场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他被放弃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由于联盟2010前后的空间四号位潮流兴起,而莱恩只占到了三分线的优势,等到后来真正进入大三分时代,以莱恩主打的四号位来看,联盟要求的不仅仅是三分投射,也需要其他面框技术、甚至是策应处理球的能力。
特别是在对手也具备三分进攻狂潮之时,换防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于是越来越多的球队把原本小前锋出身、只是略微大体型一点的球员错位摆上四号位。甚至是直接用小前锋身高都不够的球员取代四号位,主打一大四小阵容。
时代潮流之下,身高209、兼具外线能力的莱恩-安德森不再是首发四号位选择,更多时候球队会选择机动性出色、可内可外的小前锋担纲四号位。最终因空间四号位潮流而站稳轮换的莱恩,反而因为四号位的现代浪潮所淹没,火箭之后接连流浪多队,最终在2019-20赛季、31岁的巅峰年龄就被联盟早早放弃。
回看莱恩的新奥尔良时光,虽然是生涯早期,但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一次关键转折节点了。他深爱的女友在2013年8月上吊身亡,莱恩为此更是自责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当时球队主教练蒙蒂-威廉姆斯是基督教徒,和莱恩之间的交情深厚,甚至是黄蜂全队队友都在那段日子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莱恩。也因为这起自杀事件,莱恩和队友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随后他以女友的名义成立基金会,此外他也和戴维斯一起援助当地的弱势家庭,每年都自掏腰包捐出鹈鹕比赛门票给这些弱势家庭。
即便莱恩没有真正陪伴鹈鹕迎来崛起,或许他只是趁着现代四号位的潮流风气而得到起飞,他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在鹈鹕打出了自己的基础技术,但在身价飙升后无奈离开。也正是因为这段故事,让莱恩和新奥尔良这座城市之间有了一段牵绊,而这是远比场上价值、或者是他是否能够长留鹈鹕更具意义的事。
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历经生涯打击后重新出发,起点恰好遇到黄蜂改名鹈鹕的这一年,而当时的莱恩-安德森,他只要在场上投进三分球就会双手指天庆祝。冥冥之中,仿佛是他在感谢球馆里球迷所赐给他的一切,这是他在走过低谷后,依旧能抬头面对困难的力量来源。
故事走到这里,对于这位历经12个赛季的时代大个子,相比于他的生涯轨迹或许平平无奇,但对于莱恩和新奥尔良之间,两者之间的联系,就不止于篮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