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阵风”?交警下乡排查夺命隐患,这次能管几天

你有没有过那种瞬间,就是心脏“Duang”一下直接蹦到喉咙口,感觉自己刚从鬼门关门口溜达回来的那种?

我上礼拜就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

还是那条回家的老路,一个藏在玉米地里的直角弯,我开着我那辆破车,哼着小曲儿,冷不丁从绿油油的背景墙里窜出来一辆三蹦子,上面堆的西瓜跟小山似的。

我一脚刹车踩死,ABS都快被我跺出来了,轮胎在地上画出一道黑色的惊叹号。

车停稳时,我跟开三蹦子的大爷四目相对,距离近到我都能看清他脸上的老年斑。

我俩谁也没说话,但眼神里都写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彼此驾驶技术的无声谴责。

这破地方,路口那个“停”字牌,早就被一棵野蛮生长的老槐树给“笑纳”了,跟它玩了十几年的捉迷藏,一年输365次。

跟村里反映过八百遍,每次都说“研究研究”,然后就没了下文,跟石沉大海似的。

所以啊,昨天我再路过那儿,看见那棵老槐树被剃了个“精神小伙”的发型,那个“停”字牌跟刚出厂似的锃光瓦亮地戳在那儿时,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啥情况?

村里哪位大神显灵了?

结果一打听,嘿,原来是赶上“交通安全百日行动”了。

一帮穿着制服的阿Sir,跟工兵排雷似的,在我们这片儿的乡间小路上溜达,拿着小本本,这里敲敲,那里量量。

说真的,乍一听这种“XX行动”,我第一反应就是“哦,又来了”。

咱也不是外宾,这种运动式的治理,见的多了。

一阵风刮过来,彩旗招展,相机咔嚓咔嚓,领导讲几句重要讲话,然后呢?

风一停,该咋样还咋样。

有些事,比牛皮癣还顽固。

但这次我愣是趴村口瞅了半天,发现好像真有点门道。

他们查的那个细致劲儿,就差没趴地上闻闻马路牙子是不是原味的了。

路边的反光桩是不是瘸腿了?

路口的减速带是不是快被压成一张纸了?

这些道路隐患排查工作,做得跟绣花一样。

我瞅见一个年轻辅警,真就蹲地上拿手去抠一个坑,眉头拧得跟麻花似的,嘴里还嘀咕:“这深度,电驴子过去得飞起来。”

这场景,让我想起我一哥们儿。

他在城里买了套房,开发商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地下车库的弯道,设计得比秋名山还刺激,开进去像玩VR游戏。

他找物业,物业两手一摊,说这得找开发商。

他去找开发商,人家说图纸就是这么设计的。

皮球踢了一圈,最后他只能自己默默地在转角处装了面镜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你看,不管是城里的高楼大厦,还是咱们乡下的土路,大家伙儿想要的,不就是那份心里踏实的感觉么?

我不要你跟我讲什么宏大的叙事,我就想我开着车,不用随时准备玩“极限闪避”。

当然了,我也没天真到觉得这一百天就能把陈年旧疾都给根治了。

农村道路安全是个系统性工程,盘根错节。

硬件上的交通安全设施好补,缺个桩子给补上,少个牌子给钉上。

但有些东西,是硬件解决不了的。

比如突然从路口冲出来的狗,或者把马路当自家客厅的老大爷。

这次行动最让我关注的,是他们的那个小本本。

上面记满了问题,拍了照,说是能当场改的绝不拖拉,改不了的就下“整改通知书”。

这个流程听着没毛病,甚至有点小激动。

但真正的考验,恰恰在“百日”之后。

那些个“通知书”,会不会在各个部门之间开始一场奇幻漂流?

会不会行动一结束,就成了压箱底的存档文件?

这才是命门。

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当然能解决很多问题,就像一场暴雨能浇灭山火。

但要让这片林子以后不再着火,靠的是日常的防火巡查,是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护林员身上。

乡村出行的安全感,不是靠一场“献礼工程”就能堆出来的。

今天,这些交警同志们,顶着太阳,吃着灰,确实是在为咱们办实事。

给他们点个赞,必须的。

但咱心里也得有个数,真正的改变,是当这种排查和整改,变成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常态化工作时,才算真的来了。

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照常升起。

而那条回家的路,我们天天都得走。

所以,这第一百零一天,会是什么样呢?

你觉得呢?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