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斯科号沉没看中国底气:052D驱逐舰能挡住美日最狠反舰导弹吗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前言:近来,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发生爆炸起火后最终沉没。乌克兰方面宣称这是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击中所致,俄罗斯方面则称是弹药爆炸引发的事故。暂且不论双方说法的真伪,这一事件却引发了一个疑问:中国海军的舰载防空系统最初是从引进俄罗斯的雷达和防空导弹发展而来,如今能否抵御美国和日本最先进的反舰导弹呢?

一:消逝的“光荣”

20世纪70年代,苏联红海军的力量大幅扩张。1972年4月,列宁格勒北方设计局着手设计1164型导弹巡洋舰;1976年11月5日,尼古拉耶夫市61个公社社员船厂的2号船台铺设了该型巡洋舰的龙骨,将其命名为阿特拉斯级(源自希腊神话中那位以双肩撑起天空的大力神)。苏联海军希望这型巡洋舰能践行苏联海军的远洋攻势作战理念,凭借超强的对舰饱和攻击能力对北约航母编队形成威慑。尽管它不像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那样具有划时代的创新,但也是一型具备高适航性、强大武器装备及远洋独立作战能力的著名舰艇。1164型导弹巡洋舰的首舰于1979年7月27日下水,被命名为“光荣”号,因此该型舰也被称为“光荣”级巡洋舰。其原本计划建造10艘,分配方案为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各4艘,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各1艘,然而冷战结束后仅剩下3艘。

俄罗斯独立后,经济形势极为窘迫,军费严重短缺,海军甚至拿不出油费和电费。曾经位居世界第二的强大海军,在短短几年内规模缩减了一半以上。“光荣”号巡洋舰也面临着因节省维护和使用开支而退役的困境,黑海舰队连修理费用都无法承担,无奈之下,只能拆下“光荣”号巡洋舰上的6门AK-630M型近防炮及部分机械设备抵押给船厂。1995年,莫斯科市长尤里・卢日科夫筹集到各类捐款,才让该舰得以修复,并于1995年6月22日更名为“莫斯科”号,2002年成为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从1982年12月服役至今已有20多年,期间电子探测设备从未更新换代,武器也没有任何升级改装,所有主要武器系统依旧是老样子。双联装130mm主炮依然显得巨大笨重,由于俄海军经费匮乏,无暇对其进行升级,就连维护保养也只是在舱面的旧漆上再涂一层新漆来遮盖。

“光荣”级巡洋舰主要侧重于对舰作战能力,最令人忌惮的是其强悍的火力。该级舰左右两舷共有16座3M70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巨大的发射管呈双管四列分布,沿着上层建筑两侧以阶梯形倾斜排列,仰角16度朝向舰首,发射口位于前一对发射管的后端。它能够以每次发射8枚的方式发起2次饱和攻击,力求在首次攻击中击溃对手。其所发射的P-500反舰导弹射程达550公里,速度为2.5马赫,单枚导弹自重就有6.2吨,美军将其命名为“沙盒”(一种南美剧毒毒蛇),由此可见该反舰导弹的威力之惊人。2000年,该舰换装了射程达1000公里的P-1000型反舰导弹,但硕大的导弹发射架使得全舰前后仅留下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走廊,不仅通行时憋闷不便,一旦一舷被导弹击中,前后主通道就会彻底报废。

“光荣”级巡洋舰还承担着防空和反潜任务,配备了苏联海军首款多通道防空导弹系统——S-300F“堡垒”,采用8组8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这种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射方式类似左轮手枪,体积庞大、通用性较差,适装性不佳。48H6E型导弹先存放在长8米的圆柱形弹箱中,再将整个弹箱装入B-204型发射系统,发射时依靠高压气体将导弹从弹箱中推出,向上飞行15至30米后才点火,射速为每3秒1枚。而美军的Mk41则是将裸弹直接装入发射管,在发射管内点火发射,射速仅需1.5秒1枚。

在分秒必争的防空作战中,1.5秒的差距至关重要。即便如此,B-204型发射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仍算得上是世界顶尖的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系统。由于S-300F是远程防空导弹,为了填补中近距离的防空间隙,“光荣”级巡洋舰又配备了2座“黄蜂”MA升降式双联装倾斜发射舰空导弹系统和6座AK-630M近防炮。这两种近防武器在80年代初期应对“鱼叉”“飞鱼”等反舰导弹时还算可行,但难以抵御90年代之后反舰导弹的威胁。

“黄蜂”MA系统已难以应对当下的空中威胁,俄海军曾计划用“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取而代之,但这一计划始终未能落实。全舰的近距防空反导任务由6座AK-630M近防炮承担,这些近防炮以2座为一组,分别布置在舰首主炮后方的甲板室顶部以及后桅下方两侧桥楼的顶部甲板,能够形成密集弹幕,覆盖除舰尾之外反舰导弹的主要来袭方向。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AK-630M的整体性能基本能够满足近距防空反导的任务需求。

然而进入90年代后,该型炮就很难应对新一代反舰导弹带来的威胁了。“光荣”级巡洋舰的舰载雷达电子设备还是70年代的设计,“顶对”“顶罩”等大型雷达是苏联设计师为了弥补与西方电子工业水平的差距,采取放大体积、提高功率的极端手段研制而成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终端也还是阴极管显示器。对于“光荣”级巡洋舰来说,像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那样的“玻璃化”数字化指挥控制中心,始终是遥不可及的。

“莫斯科”号的排水量高达12000吨,186米的舰长让人几乎一眼望不到船头。上层建筑与硕大的导弹发射架之间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钢铁走廊,这样的设计堪称“一次性使用”逻辑。不仅通行时压抑不便,在海战中,若舷侧被击中引发P-1000型反舰导弹殉爆,巨大的冲击波会扭曲周边金属构件,整舰一舷的前后主通道也会因此报废。2008年8月俄格冲突期间,“莫斯科”号曾前往格鲁吉亚外海威慑北约舰艇,如今却已成为历史。这样的装备保养状态,与昔日海上强国的地位已完全不符。

二:052D驱逐舰的反导能力

“光荣”级巡洋舰曾与中国海军的052D驱逐舰停靠在同一码头,这不禁让人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52D驱逐舰装备的346A型雷达与海红旗-9防空导弹均是在俄罗斯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052D型驱逐舰比052C型驱逐舰的国产化程度更高,舰体长度与布局大致相同,仅宽度稍有增加,满载排水量也增加了500吨。舰桥上相控阵雷达的安装位置和阵面数量与052C型驱逐舰一致,但阵面面积增加了近20%,T/R组件增至5700个,器件全部实现固态化,形状也从弧形改为扁平状。相控阵雷达的冷却方式由气冷式改为全液冷式,因为该雷达的发射功率达到6兆瓦以上,工作时的发热量相当于同时开启数千个电磁炉。052C型采用强大的静压风力冷却T/R组件,而052D型只需铺设水管就能冷却T/R组件,因此无需采用弧形外壳。单艘052D驱逐舰就能监控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空域。

052D的舰载武器有显著变化,舰首主炮从100毫米单管舰炮升级为H/PJ-45A30毫米单管舰炮,垂直发射单元比052C型的48个增加了16个,且采用冷热共架垂直发射装置,可兼容冷发射的“海红旗”-9B舰空导弹与热发射的“鹰击”-18反舰导弹。“海红旗”-9B舰空导弹同样源自俄罗斯的S-300型防空导弹,射程从“海红旗”-9的100多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制导系统从主动制导改为主动/半主动雷达制导,可拦截的目标数量也从14-18个提高到20-25个。

对反舰导弹的拦截距离从20多公里增加到30多公里。在没有外部预警的情况下,军舰的对空警戒雷达只能在30公里处发现掠海来袭的反舰导弹。若来袭导弹速度为0.7马赫,到达目标需要150秒;速度为2.2马赫,则需要50秒。“海红旗”-9舰空导弹的杀伤远界足以在反舰导弹雷达开机时实施拦截,该导弹飞行速度为4.2马赫,可在40秒内连续发射40枚进行拦截,单发命中率为0.7-0.9。

052C的近程防空武器为2座730近防炮,而052D则换成了1座11管730近防炮和1座24单元“红旗”-10近程反导系统。“红旗”-10近程舰空导弹系统的最大拦截射程达9公里,能以3秒1发的间隔拦截在3-5米高度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24枚的备弹量可实施叠加拦截,且具备射后不理能力,不受火力通道数量限制,双发拦截概率高达0.98。这种能力是“光荣”级巡洋舰的“黄蜂”MA舰空导弹系统无法比拟的。美国海军的“鱼叉”反舰导弹巡航高度为15-60米,末制导雷达开机搜索时会跃升至450米,捕获目标后俯冲至5-10米,在距目标3-5公里处锁定目标。“黄蜂”MA舰空导弹的最大射程仅12公里,发射间隔为14秒,最多只能拦截两次,双发拦截概率仅0.43,一旦拦截失败就只能依赖近防炮。

俄罗斯的AK630M型近防炮需要依靠分布在舰上各处的雷达、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指挥射击,精度一直欠佳,射速仅为每秒50发,所使用的杀爆燃弹和杀伤曳光弹初速仅900米/秒,飞行2公里后速度就降至两三百米/秒,因此射程有限,只有在“鱼叉”反舰导弹转入俯冲攻击时才能实施拦截。即便弹丸命中反舰导弹,也很难将其引爆,而且拦截距离过近,无法阻止中弹后的导弹依靠惯性继续冲向军舰。超音速反舰导弹从3000米飞到500米仅需4秒,AK630舰炮拦截时更为吃力。而中国的730近防炮自身配备跟踪雷达和光电跟踪系统,弹丸散布小于1.2毫弧度,射速为每秒100发,每发炮弹间隔约10米,初速高达1250米/秒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完全可以穿透反舰导弹的战斗部并引爆它,只要命中2-3发就能摧毁反舰导弹,并且在击落第一枚反舰导弹后还有时间拦截第二枚。

三:052D驱逐舰与美军的对抗情景

自2012年首艘052D型驱逐舰正式服役以来,其建造数量已突破十艘。即便055型驱逐舰已然投入批量生产,单从数量层面来看,052D型依旧是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核心力量。中国海军的主要抗衡对象为美国军队与日本自卫队,就当前局势而言,中国海军在近海区域凭借岸基力量的支持占据优势,而在远海则处于下风。因此,中国海军的任务并非在远海与美军展开正面交锋,而是填补近海防空雷达及火力的空白区域,并为航母编队提供防空预警与防护保障。

在执行近海防御任务时,会在黄海或东海海岸线300千米范围内的海域构建第一道防空防线,以抵御美军来袭战机。这样一来,就能获得部署在山东及东南沿海800千米范围内的空军支援,歼-20、歼-10、歼-11、歼-16等战斗机可在距海岸线约400千米的空域对美军反舰导弹的投放平台构成威胁,使其无法进入导弹发射位置。在承担航母编队防空任务时,通常会配备两艘052D驱逐舰和两艘054A护卫舰,每艘052D驱逐舰分别负责180度扇面区域的防空工作,054A护卫舰则部署在052D驱逐舰左右后方,承担点防御任务。

美军的反舰导弹投放平台主要包括F/A-18E/F战斗机、F-35C战斗机、F-15E战斗机、B-1B轰炸机,以及“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核潜艇。这些平台可搭载多种导弹,如射程130千米的“鱼叉”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2500千米的“战斧”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900千米的LRASM亚音速隐身反舰导弹、射程约180-580千米的JSM亚音速反舰导弹、射程300-400千米的“标准”-6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射程30千米的制导炸弹。这些武器能够形成一道覆盖130千米至900千米范围的反舰火力网络。

F/A-18E/F战斗机和B-1B轰炸机负责在300-800千米外发射LRASM反舰导弹,“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核潜艇则在700-900千米外发射“战斧”反舰导弹,F-35C战斗机和F-15E战斗机负责在100-400千米外发射“鱼叉”反舰导弹、JSM反舰导弹和制导炸弹。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2战斗机配备了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美航母编队对抗时,美军航母战斗群凭借探测距离达250千米的E-2D预警机,可前出400千米进行预警探测,而中国航母的直-18预警直升机探测距离仅140千米,最多只能前出150千米实施预警。当双方距离超过290千米时,中国航母便会陷入信息盲区。

美军航母战斗群为躲避反舰导弹并充分发挥舰载机效能,通常会有意与对手保持700千米的距离。若中国航母主动出击,其战斗机升空后不久就会进入信息盲区,而这一盲区却在E-2D预警机的监控范围内。因此,中国航母在远海作战中不可能主动发起进攻,只能处于防御态势。美军航母战斗群可能会利用直-18预警直升机最多仅能维持2架升空进行预警探测、探测范围仅为300千米×290千米的机会,绕开防线打开突破口,快速接近中国航母并发射反舰导弹后迅速撤离。此时,就只能依靠护航的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来拦截这些反舰导弹。

四:052D驱逐舰对抗5种反舰导弹的能力

假设美军发射的是高弹道的“标准”-6反舰导弹,052D驱逐舰能轻易发现并实施多层拦截。若美军发射弹体较大、速度较慢的“战斧”反舰导弹,052D驱逐舰的拦截难度不大,但“战斧”反舰导弹可以规划飞行轨迹,多枚从不同方向协同攻击同一目标时,拦截难度就会有所增加。另一种JSM反舰导弹是空射型反舰导弹,采用高-高-低弹道时射程可达580千米,能在052D驱逐舰的雷达探测范围外发射,不过导弹在巡航阶段始终在高空稳定飞行,一旦进入“海红旗”-9防空导弹的射程范围就会遭到拦截;采用低-低-低弹道时射程仅180千米,F/A-18E/F战斗机携带该导弹时被击落的可能性极大,所以美军会使用F-35战斗机携带发射。假设052D驱逐舰没有空军预警机的情报支持,那么JSM反舰导弹飞到距离052D驱逐舰35千米以内时才会被发现,052D驱逐舰有1.7分钟的反应时间,足以进行多次拦截。

美军最先进的反舰导弹是LRASM,它具备JSM和“战斧”反舰导弹的所有优点,更重要的是拥有隐身能力和智能自主作战能力,能够干扰对方雷达。如果不能及早发现该导弹来袭,基本没有有效的防御方法,只能通过紧急机动让其击中非致命部位。假设美军使用LRASM反舰导弹,会先出动全球鹰无人机、P-8A反潜机,或利用电子情报分析系统侦察预定海域,若测量精度误差在5%左右,300千米的距离误差就会达到15千米。

若052D驱逐舰以30节的速度航行,速度测量误差为1.5节,攻击机在发现052D驱逐舰后,10分钟内就能抵达距离其500千米的位置。在火控计算机自动规划航线后,导弹开始进行自检和惯导校准,此时距离目标498千米。LRASM反舰导弹发射后以0.9马赫的速度飞行,27分钟后可抵达目标。进入200千米距离时,LRASM反舰导弹上的电子情报分析系统会确定052D驱逐舰所在区域;进入150千米时,导弹雷达开机,扫描到130千米处的目标并确认后,便会转向目标后侧方并下降至30米高度。

由于LRASM导弹采用AESA体制进行快速扫描,052D驱逐舰的电子情报分析系统虽然能侦测到其信号,但时间不足以发出预警。当LRASM导弹进入50千米范围后,会下降至5米高度。052D驱逐舰的346A型雷达可追踪200个81海里外的空中目标和17海里外的海上目标,对苏-27战斗机的探测距离约400千米,对1000米高度、雷达反射面积0.008平方米的鸽子的探测距离为147千米,对LRASM反舰导弹的发现距离为106千米,但对低空隐身目标的发现距离仅11-19千米。

052D驱逐舰的光电与红外系统探测距离为25千米,发现LRASM反舰导弹的距离在20-35千米之间,此时可在15秒内发射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红旗-10近防导弹采用被动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制导,主要针对开机的反舰导弹雷达和气动热效应,对LRASM反舰导弹的拦截概率会大幅下降,除非加装指令制导组件。若拦截失败,距离被击中还有65秒时,052D驱逐舰只能一边采取电子干扰措施,一边转向90度,将730近防炮对准导弹来袭方向,能否成功拦截就全凭运气了。

假设面对的是日本2020年服役的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导弹由F-2战斗机携带,每架可携带2枚,速度达3-5马赫,射程200千米。尽管其速度极快,但为节省燃料,多在高空飞行。飞行高度越低,防御方能够发挥的火力就越小,以50米高度掠海飞行时,052D驱逐舰的接战火力比在1000米高度飞行时减少4.25倍,不过其最低飞行高度需在30米以上,否则容易因高速产生的弹道震荡而坠海。由于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飞行高度较高、红外信号较强,很容易被052D驱逐舰发现。为提高生存能力,日本自卫队会使用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从不同方向发动饱和攻击。052D驱逐舰的防空饱和能力为可拦截7.3枚3马赫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或18.3枚5马赫高空飞行的反舰导弹,也就是说,需要10架F-2战斗机才能突破052D驱逐舰的反导能力。

五:结语

由此可见,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无法对052D驱逐舰造成威胁。不过,052D驱逐舰的作战性能略逊于美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SPY-1D相控阵雷达对雷达反射面积0.0025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的探测距离为165千米,“标准”6防空导弹射程达360千米,其垂直发射系统为90-96单元。但052D驱逐舰属于6000吨级驱逐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9000吨级,052D驱逐舰的不足可由055型驱逐舰弥补。055型驱逐舰的综合战力已远超美军最新的“阿利・伯克”3级驱逐舰,055A驱逐舰更是遥遥领先。与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相比,俄罗斯只能依靠苏联时期遗留的装备来撑场面,“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也标志着这支昔日威震全球的庞大舰队已成为历史。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