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就在前几天,一场本来应该持续四天的中美贸易谈判,居然一天半就草草收场了。更离谱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当场放出狠话,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500%的关税。
这数字一出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老美是不是疯了?
咱先说说这个贝森特是何方神圣。这哥们1962年生人,南卡罗来纳州的,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关键是,他可不是什么愣头青,人家在索罗斯基金干过首席投资官,就是那个1992年搞垮英镑的大鳄手下的得力干将。那一仗,索罗斯基金赚了10多个亿,贝森特功不可没。
2015年这家伙自立门户,搞了个关键广场资本,管着几十亿美元的资产,专门盯着新兴市场薅羊毛。2024年大选时给共和党出谋划策,今年1月份就当上了财政部长,参议院68比29票通过,可见这人在美国政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说回这次谈判,7月28日到29日在瑞典举行。按理说这种级别的会谈,怎么也得扯个三天五天吧?结果呢,一天半就散伙了。为啥?因为美国佬提的条件实在太过分。
他们的意思很简单:中国必须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不然就用《反敌对国家能源交易法案》收拾你,关税直接拉到500%。
我滴个乖乖,500%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原来100块钱的东西,加完关税得卖600块!这比特朗普之前威胁的200%还要狠两倍多。
贝森特在记者会上那个嘚瑟劲儿,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美国政府有这个权力,如果中国继续买俄国油,那他们的商品就可能面临500%的关税。”
话音刚落,华尔街就炸锅了。
美股开盘15分钟就跌了200点,道琼斯指数跳水似的往下掉。那些交易员一个个摇头叹气,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500%这个数字,纯粹就是吓唬人的。
有意思的是,中方的回应相当淡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就说了一句话:“根据共识,美方暂停的24%对等关税和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稳定经贸关系。”
你别看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实际分量重着呢。这等于告诉美国人:咱按协议办事,不跟你们胡搅蛮缠。外交部记者会也重复了这个表态,一个多余的字都没说。
很多人觉得中方这是示弱,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人想激将,中方不接招,反倒让威胁变成了空炮。
贝森特这一嗓子喊完,后果立马显现。白宫贸易办公室原本准备发布制裁清单,结果一夜之间就撤了。财政部内部,贝森特推的减税方案也被否决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炸了窝。
零售联合会、半导体协会、农产品出口商联盟联合给国会写信,说这对农业简直是灾难。那些农业州的议员公开抱怨:要是中国真的反制,咱们这些州就完蛋了。
你想想,美国那些农民种的大豆、玉米,很大一部分都是卖给中国的。这要是真打起贸易战,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自己人。
中方这边呢?该干嘛干嘛,一点都不慌。
企业照常运营,官员没有失言,政策也没有突变。90天的缓冲期内,中方在加快建设中亚、东南亚的能源通道,降低对美依赖。央行跟俄罗斯、中东协调去美元结算,新机制推进得挺顺利。
万一美方真的执行500%关税,中方手里的牌多着呢:限制农产品进口、管控稀土出口、回购美元债务。这些招数一旦使出来,美国的通胀立马就得飙升。
说到底,这次威胁更像是贝森特的政治秀。美国现在财政赤字快40万亿了,美联储又迟迟不降息,国内压力山大。贝森特需要做出强硬姿态,给选民和资本市场一个交代。
可问题是市场不买账啊。
贝森特放完狠话,自己都觉得不对劲,赶紧出来“澄清”:说这没有最终决定,要看中方的行动再评估。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你再看中方的策略,人家压根就不跟你比嗓门大。A股不但没跌,反而涨了2%,因为投资者知道中方早有准备。
美国想复制对付欧盟的套路:先是加15%关税逼欧盟就范,欧盟最后乖乖签了不平等协议,零关税还买7500亿能源、6000亿投资、数千亿武器。现在想对中国、日本故技重施,逐个击破。
可中国不是欧盟,不会跪。
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到现在2025年,快7年了。中国早就学会了多元化贸易,不再那么依赖美国市场。美方越是威胁,中方越是加快去美元化的步伐。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90天是个关键节点。中方有退路,去美元贸易通道建得差不多了,美方的关税大棒威力在下降。美方急了乱了,连自己的媒体都开始降温。
这场博弈就像两个大户人家吵架,你加我加,最后受罪的还是老百姓。美国超市的东西越来越贵,中国的工厂订单减少,但长远看,谁有底气谁就能熬到最后。
说白了,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消费者得为高关税买单,中国产业链调整也有阵痛,但这能逼出自主创新的能力。
现在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先眨眼。从目前情况看,中方稳得住,美方倒是先乱了手脚。毕竟承诺就是承诺,说话得算数。
你觉得这场500%关税的威胁,最后会怎么收场?美国真的敢动手,还是又会像以前一样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