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新启京川协同,喜迎新锐共话未来。2025年8月30日,昆明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与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联谊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同步举办昆明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2025届校友迎新会与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2025届校友(成都)接新会。来自政界、企业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的老校友代表及新校友代表参加了活动。
现场暖意融融,来自两校的新老校友与母校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跨越京川地域的校友盛会。活动通过视频展播、主题发言、代表分享、校际互动、文艺表演、资源对接、战略签约及联谊晚宴等形式,成功搭建起跨地域协同平台,在服务校友、助力母校、赋能社会层面释放多重价值。
活动以全体参会者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拉开序幕。昆明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理事陶瑞丽校友主持开场,清晰介绍活动核心流程与举办意义,为整场活动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在昆明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2025届迎新会环节,会长何明兴校友首先致辞。他回顾校友会过往在助力校友就业、推动母校产学研合作中的成果,向2025届新校友致以热烈欢迎,并承诺将持续细化“扎根服务”,为新校友快速融入四川、开启发展新篇提供全方位支持。现场播放的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宣传片,以优势学科实景画面唤起新老校友的母校情怀,引发全场共鸣;秘书长雷焜校友详细解读校友会组织架构、年度活动计划及资源支持体系,让新校友清晰知晓可依托的校友平台资源。随后,新校友代表登台分享专业背景与未来规划,校友会为其赠送定制迎新礼包;“热心校友”颁奖仪式同步举行,表彰长期为校友会建设默默付出的骨干力量;老校友代表结合自身职场经历分享成长心得,为新校友职业发展提供宝贵参考。
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2025届校友(成都)接新会环节,以《青春有约・精神家园》主题视频展播温情开篇,生动呈现北京校友会的组织活力与校友风采。会长蒲元彬校友作《北京校友会发展十大思维》主题发言。他介绍说,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是青春有约精神家园,是校友联谊平台、校友学习平台、校友互助平台、校友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目前下设“企业家分会”“艺术教育分会”“教师分会”“职业教育分会”“教授校友分会”“川师妹分会”“川师京友会”。 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2002年创办,与2021年授牌的四川师大北京校友服务站同频运行。是一个有理想追求、有生命关爱、有文化素养、有社会影响、有青春活力的人才组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联系注册校友会员4347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政界、商界、学界、艺界及四川省市区县政界教育界。工作单位主要包括国家部委(中办、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发改委、公安部、统战部、文旅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应急部、人社部等)、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中学、小学等807个单位。
此后,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刘思歧校友(国教2020)朗诵散文《泥泞》、副秘书长罗皓英校友(国教2015)演唱歌曲《岁月里的花》,以细腻的文艺表达传递深厚校友情谊;作为四川师大北京校友会新校友会员代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一学生陈思宇校友(经管2021)分享求学规划与对校友会大家庭的期待;母校国内合作处处长蒋映洪校友(地理1990)介绍四川师大校友工作最新发展成果,鼓励校友常念母校、反哺母校。
活动现场,全体川师校友共同朗诵由四川省教科院学术委副主任段增勇校友(中文1981)撰文的《我们:唱给自己的歌》,随后齐唱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悠扬旋律与激昂声浪交织间,校友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当天活动举行两项重要仪式,标志着校际协同与人才服务迈上新台阶:
一是昆明理工大学四川校友会与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双方校友会代表郑重签署协议,约定在校友人才交流、产学研项目对接、跨地域活动联合举办等方面深化合作,为“京川协同”发展筑牢基础。
二是中关村人才协会校友人才工委授聘仪式——该工委会长蒲元彬校友向何明兴校友颁发联席会长聘书,标志着两校校友会的人才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据悉,中关村人才协会于2000年创办,是依法登记注册并获特别许可、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才服务相关活动的社团组织;旗下校友人才工委以各高校省级校友会为依托,正在全国30个中心城市陆续联合设立校友人才服务站,目前覆盖100家高校省级校友会、直接影响100万校友人才会员,服务网络广泛且扎实。
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者齐唱昆明理工大学校歌《我们从这里出发》,熟悉的旋律在会场回荡;随后众人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跨校联动、共迎新生的珍贵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得到四川师范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山来集云酒庄及青城山酒业联合创始人张讯讯校友(历史1996)的大力支持,其为活动联谊晚宴独家赞助特色酒水;同时,山来集云酒庄正式授牌为“校友灵活创业平台”,未来将为有创业需求的校友提供资源对接、经验分享等支持,进一步丰富校友服务场景。
联谊晚宴上,新老校友围坐畅谈,席间既交流职业规划、探讨合作可能,也互邀未来京川联动,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延续情谊,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联合活动,对校友而言是“跨校+跨地域”的成长平台——新校友获得资源支持与归属感,老校友寻得合作机遇与发展新空间;对母校而言,通过校际联动有效扩大异地影响力,推动校友以实际行动反哺母校建设;对社会而言,以校友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京川技术、教育、文旅资源互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的“校友人才力量”。
京城蓉城春城,校友同行众志成城;天缘地缘人缘,同窗共叙今生有缘。
(撰文/罗皓英 剪辑/何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