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新时代的推恩令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由主父偃提出、汉武帝颁布的一项诸侯王国内部分封制度改革:“令诸侯得分邑子弟,以地推恩,子弟毕侯。”命令诸侯王必须把土地再分封给所有儿子(而非仅嫡长子),朝廷直接授予新侯国国号,不再受原王国管辖。

现在我们都知道,推恩令其实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阳谋”,使原来各位藩王的实力不断被削弱。当然刘姓藩王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如果不这样就会激起内部矛盾,诸藩王的儿子,除下嫡长子外,哪个儿子不拥护“推恩令”呢。原来这些儿子不敢想,但是现在有中央政府和皇上支持,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和大学扩招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大学扩招和“推恩令”异曲同工。

大学刚扩招时,有个孩子高考分数不足300分,结果被江西的一所私立院校录取,学费每年8000多元,老爹一看有点傻眼,毕竟那时候我们这里1月1000元的工资都算比较幸福的水平了。孩子他爸问我说,这所大学能不能上。我说,现在不是能不能上的问题,而是你让不让孩子上。孩子的父亲说,这么低的分数能上什么好大学?我说,你必须让孩子去上,如果上一段时间后他不想上了就不上,以后他的人生道路走成什么样子和你的关系就不大了。你不让他上,如果孩子以后就业困难、生活不顺心,他就可能怪最你一辈子。

结果这个孩子上了不到一年就不上了。

总之,这个孩子还算比较幸运,没有继续花冤枉钱。

大多说孩子考上大学,都能把大学三、四年给熬完。不过孩子是在熬时间,家长可是在熬金钱。

在扩招之前,考个大学不容易,很多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就开始找就业机会或找师傅学一技之长,家长也不用为上大学的学费操心。考上大学的孩子自然高高兴兴地去上大学了,不过家长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操心,那时大学的学费非常低。当然,这样的孩子因为高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上大学基本上不是一件需要煎熬的事情。

扩招之前,考上大学是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这个途径的金钱花费还低。只要孩子的学习禀赋高、有拼搏精神就能如愿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大学生也正好符合国家的需求。毕竟引领一个国家发展的高端人才其实不需要很多,但这些人必须有禀赋、能拼搏。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和务实地另谋出路,也不用花高额的学费和荒废3年甚至4年的宝贵青春。

扩招之后,很多家庭背景好但学习禀赋差的孩子也能考上大学,结果在就业的时候挤占优秀的孩子工作机会,这其实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广大家境一般、成绩又差的孩子更是雪上加霜,毕竟自己也考上了大学,他们大部分出于面子问题,少部分出于撞撞运气,也想把大学上完,学费1万、2万,或3万,他们不管不顾家长的感受和承受能力,而家长呢被道德绑架,只能咬着牙关让孩子把大学上完。

总之,大学扩招挤占了优秀普通家庭孩子的发展空间的同时,规模化收割着所用普通家庭。使教育成为一座真正的大山,压的普通民众喘不过气来,所以低生育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危害着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只要没了人,什么都是空谈。

链接:

1.上山下乡和大学扩招的历史背景与效果

2.中国学校不同年级招生难的时间递变表

3.中国最危险的对手是美国吗?

4.985、211外卖小哥轻生与研究生考试大规模弃考的时代背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