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横盘终结信号?3元军工钢企突遭四大主力底部吸筹

最近市场上有只军工背景的钢铁股,股价才3块多,却突然被社保、养老基金、北向资金和牛散张素芬同时重仓买入,这事儿在圈子里传得挺热闹。

其实这家企业并不是什么新面孔,它1997年就上市了,发行价是9块8,背后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妥妥的央企身份。

这家公司主要干的是离心球墨铸铁管、管件以及普钢冶炼这些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算是这个领域的龙头老大之一。

尤其是它的铸铁管产品,技术实力很强,市场占有率也高,受益于这几年水利基建投资热度不减,订单一直不错。

另外,公司还涉足优特钢和其他一些钢材相关产品,虽然毛利率普遍不高,但整体营收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2024年全年营收超过360亿。

不过利润这块儿确实有点拉胯。

过去三年净利润一直在往下掉,去年更是直接暴跌了八成多,只有1.67亿。

今年一季度继续下滑,同比又降了近两成。

这种业绩表现放在平时可能早就被市场抛弃了,但它背后的股东阵容太硬核,反而让人觉得有点意思。

说到股东结构,真是够豪华的。

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是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超过5000万,而且还在加仓;牛散张素芬作为第四大股东,一口气买了3600多万股,比之前多了不少;养老保险组合和另一个社保组合也在增持,北向资金虽然减持了一点,但依然持有两千多万股,排在第九大流通股东的位置。

几家重量级机构同时进场,说明大家对这只股票的看法并不完全悲观。

再看看股价走势,这只股票早在2015年的时候冲上过11块8的高点,之后就开始一路阴跌,整整十年没起色,去年最低跌到2块9毛6,几乎快腰斩了。

但从今年4月开始,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了,股价慢慢稳住,现在已经反弹到了3块7左右,市值大概146亿。

虽然涨得不多,但毕竟是在底部区域震荡了五六年之后才开始动,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变盘了?

从财务指标来看,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有6块4,市净率才0.57倍,负债率不到一半,比行业平均水平还要低一点。

也就是说,哪怕业绩不好看,至少账面资产还算扎实,没有爆雷的风险。

再加上它是央企,即便亏损也不太可能破产清算,安全垫相对厚实一些。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军方背景。

这家公司最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七二工厂,上世纪70年代建厂,后来转型成为军工配套生产企业。

旗下的际华轻工负责过07式军服的大批量生产任务,还有一些高端无缝钢管、异型材可以用在航空、军工领域。

虽然现在主营业务已经不完全依赖军品,但这种“老军工”的标签还是让它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辨识度。

从经营结构来看,铸管及管件占了营收的三分之一,毛利率接近10%,算是最赚钱的一块;普钢部分营收占比差不多三成,但毛利率只有5%出头;优特钢这块几乎不怎么赚钱,毛利率才0.35%;剩下的其他产品加起来也有六十多个亿,毛利率也就5%左右。

整体来看,盈利能力偏弱,但胜在营收稳定,属于那种“赚辛苦钱”的类型。

那为什么这么多机构会在这个时候出手呢?

有人分析说,这只股票从2015年跌到现在,已经调整了整整十年,基本上把能跌的空间都跌完了。

再加上又是央企,就算短期业绩不行,也不会轻易暴雷。

而且市净率才0.57,等于说股价已经跌破净资产一大截了,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种机会并不多见。

还有人提到,公司在海外也有布局,营销网络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程度比较高。

加上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保持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水利基建这块,未来几年国家对这方面的需求还会增长,对公司来说也算是一个潜在的利好。

这家公司虽然近几年业绩不太好看,但在股东结构、央企背景、行业地位和估值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吸引力。

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像这种调整充分、基本面不算差、又有政策支撑的标的,很容易成为资金关注的对象。

至于后市能不能真正走出来,还得看接下来的业绩改善和行业环境变化。

但现在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已经有主力资金悄悄进场了,接下来会不会有一波行情,值得继续观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